灌木地被合同存活率是指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根據(jù)合同約定的存活標準,特定時間段內(nèi)(如一年或兩年)實際存活的灌木地被植物數(shù)量占總種植數(shù)量的比例。這一指標直接關系到工程的質(zhì)量和效果,是評價綠化項目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
影響因素
- 土壤條件:包括土壤類型、肥力水平、pH值等,這些因素直接影響植物根系發(fā)育及養(yǎng)分吸收。
- 氣候環(huán)境:溫度、濕度、降水量等自然條件對植物生長至關重要。
- 栽植技術:包括種植時間選擇、挖掘穴徑大小、根部處理方法等。
- 后期養(yǎng)護:澆水頻率、施肥量、病蟲害防治措施等都會影響植物成活率。
- 人為破壞:如踩踏、車輛碾壓等非自然因素也會降低存活率。
-
提高存活率的方法
- 選用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的品種;
- 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如改良土壤、施足基肥;
- 合理安排種植季節(jié),避開極端天氣;
- 加強日常管理,及時補充水分、營養(yǎng),預防和治理病蟲害;
- 設置圍欄保護新栽植區(qū),減少人為干擾。
-
合同條款注意事項
- 明確約定具體的存活率目標,一般情況下,行業(yè)標準為85%以上;
- 規(guī)定檢查時間和方法,通常在種植后個生長季結(jié)束時進行初步驗收,第二年同期再次復查;
- 確定責任歸屬與賠償機制,對于未達到約定存活率的部分,應由施工方負責補種或經(jīng)濟補償;
- 考慮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如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雙方可協(xié)商解決。
-
案例分析 某城市公園綠化改造項目中,合同規(guī)定灌木地被植物的存活率需達到90%,并設定了詳細的驗收標準和流程。通過科學選苗、精細施工以及后續(xù)的有效管理,最終實現(xiàn)了93%的高存活率,不僅達到了合同要求,還超出了預期目標,獲得了業(yè)主的高度認可。
灌木地被合同存活率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綜合性指標,需要從源頭抓起,貫穿整個項目的始終,才能確保最終取得良好的成果。
推薦一些常見地被植物
1.金森女貞
2.小葉黃楊
3.衛(wèi)矛
4.紅葉石楠
5.月季
6.紅王子錦帶
7.金葉女貞
8.大葉黃楊
9.紅葉小檗
10.金絲桃
11.丁香花
12.八角金盤
13.法國冬青
14.北海道黃楊
15.海桐
16.紅花繼木
17.南天竹
18.梔子花
19.杜鵑花
20.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