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批量種植的關(guān)鍵在于育苗、移栽和養(yǎng)護管理以下是詳細的黃楊批量種植方法:選擇優(yōu)質(zhì)種源與育苗選種: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作為采種樹。一般在秋季果實成熟時采集,將果實搓洗去皮后晾干保存。育苗方式:可以采用播種育苗或者扦插育苗。播種育苗時,在春季進行,先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
黃楊批量種植的關(guān)鍵在于育苗、移栽和養(yǎng)護管理
以下是詳細的黃楊批量種植方法:
-
選擇優(yōu)質(zhì)種源與育苗
- 選種: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作為采種樹。一般在秋季果實成熟時采集,將果實搓洗去皮后晾干保存。
- 育苗方式:可以采用播種育苗或者扦插育苗。播種育苗時,在春季進行,先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用40℃左右溫水浸泡24小時,然后混濕沙催芽,待有30%左右種子裂嘴露白時即可播種。播種床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播種后覆蓋薄土并保持土壤濕潤。扦插育苗多在夏季進行,選取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約10 - 15厘米,剪去下部葉片,保留上部2 - 3片葉,插穗基部用生根粉處理后插入基質(zhì)中,基質(zhì)可選用蛭石、珍珠巖等,扦插后搭建遮陽棚,保持空氣濕度80%以上,溫度控制在20 - 25℃之間,大約一個月左右可生根。
-
移栽
- 苗木規(guī)格選擇:當幼苗長到一定高度(如10 - 15厘米左右)并且根系發(fā)育良好時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 移栽時間:在春季或秋季進行移栽。春季移栽應(yīng)在土壤解凍后盡早進行;秋季移栽則在苗木停止生長后進行,一般在9 - 10月份。
- 土地準備:移栽前要深耕土地,深度達到30 - 40厘米,結(jié)合深耕施入有機肥料,如腐熟的農(nóng)家肥,每畝施用量為2000 - 3000千克。同時要平整土地,開好排水溝,防止積水。
- 移栽密度:根據(jù)黃楊的品種和培育目的確定移栽密度。如果是培育綠化用的小灌木,株行距可以設(shè)置為30厘米×40厘米;如果是為了培育大規(guī)格苗木,株行距可適當加大,如50厘米×60厘米。移栽時要注意保護苗木根系,盡量帶土球移栽,移栽后立即澆透水,之后視天氣情況適時澆水。
-
養(yǎng)護管理
- 澆水:新移栽的黃楊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yīng),但也要避免積水。在干旱季節(jié)要及時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每次澆水都要澆透,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tài)。
- 施肥:除了移栽時施入的底肥外,在生長季節(jié)還要追肥。每年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葉后各追施一次氮肥,如尿素,每畝施用量為10 - 15千克;在生長旺季(夏季)可追施復(fù)合肥,每畝施用量為15 - 20千克。施肥時要注意不要直接將肥料撒在植株根部附近,應(yīng)距離根部一定距離開穴施肥,以免燒根。
- 修剪整形:黃楊具有很強的萌蘗能力,為了保持良好的樹形和促進分枝,需要定期修剪。對于小苗,主要是抹除多余的萌蘗枝,使主干通直;對于成年植株,可以根據(jù)需要修剪成球形、柱形等各種造型。修剪時間一般在冬季休眠期或春季萌芽前進行。
- 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葉斑病等,發(fā)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 - 1000倍液噴霧防治;常見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等,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 - 3000倍液噴霧防治,介殼蟲可用40%速撲殺乳油1000 - 1500倍液噴霧防治。平時要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病蟲能力,如合理密植、通風(fēng)透光等。
推薦一些常用的黃楊品種,希望大家喜歡
1.小葉黃楊
2.大葉黃楊
3.金邊黃楊
4.北海道黃楊
品名:黃楊
高度:80~400cm
特點:四季常綠,耐寒性較強,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30~2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