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失枝可以進行嫁接,并且在園藝實踐中較為常見。黃楊作為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其嫁接成功率較高,但需要注意一些關(guān)鍵因素以確保嫁接成功。
-
嫁接時間的選擇:黃楊的嫁接通常選擇在春季或秋季進行,這兩個季節(jié)氣溫適中,植物生長旺盛,有利于傷口愈合和新芽萌發(fā)。春季嫁接一般在3-4月,秋季嫁接則在9-10月。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都不適合嫁接,因為極端溫度會影響愈合速度和成活率。
-
接穗的選擇與處理:接穗應選擇健康、無病蟲害的當年生或一年生枝條,直徑約為0.5-1厘米。接穗長度一般為10-15厘米,保留2-3個芽點。剪取接穗后,應立即用濕布包裹,防止水分流失,并盡快進行嫁接操作。
-
嫁接方法:
- 切接法:這是最常見的黃楊嫁接方法。將砧木(即失枝后的黃楊主干)斜切一刀,深度約為枝條直徑的1/3,然后將接穗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使兩者的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薄膜綁緊,保持濕潤。
- 劈接法:適用于較粗的砧木。將砧木從中間劈開,插入削好的接穗,同樣要保證形成層對齊,再用薄膜包扎固定。
-
嫁接后的管理:
- 保濕:嫁接后要保持接口處的濕度,可以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接穗部分,避免陽光直射,減少水分蒸發(fā)。
- 防風防寒:嫁接初期要注意防風,尤其是春季嫁接時,大風可能會吹動接穗,影響愈合。冬季嫁接要注意防寒,可以在外面加一層草繩或稻草保暖。
- 剪除競爭枝:嫁接成功后,要及時剪除砧木上長出的競爭枝,確保養(yǎng)分集中供給接穗。
-
成活判斷:一般情況下,嫁接后2-3周左右,如果接穗上的芽點開始萌發(fā),說明嫁接成功。若接穗干枯或沒有萌發(fā)跡象,則可能是嫁接失敗,需要重新操作。
黃楊失枝后通過合理的嫁接技術(shù)和后續(xù)管理,是可以成功恢復并繼續(xù)生長的。
推薦一些常用的黃楊品種,希望大家喜歡
1.小葉黃楊
2.大葉黃楊
3.金邊黃楊
4.北海道黃楊
品名:黃楊
高度:80~400cm
特點:四季常綠,耐寒性較強,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30~2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