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薔薇、玫瑰和多肉的養(yǎng)護要點如下:一、薔薇土壤與位置薔薇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對于地栽來說,可以選擇園土混合腐葉土、河沙等來改良土壤結構。種植位置要選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以上的直射光照,因為充足的光照有助于薔薇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枝葉繁茂
一、薔薇
-
土壤與位置
-
澆水
- 澆水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春秋季是薔薇的生長旺季,此時水分蒸發(fā)相對適中,可以根據(jù)土壤的干濕情況每隔3 - 5天澆水一次。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fā)快,可能需要每天澆水,并且可以在傍晚向植株周圍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氣溫低,薔薇處于休眠期,減少澆水頻率,保持土壤微微濕潤即可。
-
施肥
- 在春季萌芽前施加一次有機肥,如腐熟的餅肥或者雞糞肥,這可以為薔薇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促進新枝的生長。開花前后也要適當施肥,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等磷鉀肥,以促使花朵更大更艷麗,同時也有利于花后的恢復生長。一般每個月施肥1 - 2次。
-
修剪
- 修剪是薔薇養(yǎng)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冬季休眠期要進行重剪,將病弱枝、枯死枝、交叉枝等全部剪除,保留健康的主枝,并對主枝進行短截,一般留2 - 3個飽滿的芽眼。在生長期要及時摘心,當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約15 - 20厘米),將頂端掐去,這樣可以促使側枝萌發(fā),使植株更加豐滿。花后也要及時剪掉殘花,避免養(yǎng)分的過度消耗。
二、玫瑰
- 土壤與環(huán)境
- 澆水
- 玫瑰的澆水方式與薔薇類似。春秋季節(jié)根據(jù)土壤干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夏季高溫時,除了正常澆水外,還可以通過搭建遮陽網(wǎng)等方式降低溫度,減少水分蒸發(fā)過快帶來的影響。冬季減少澆水,土壤稍干為宜,但也不能過于干旱,以免根系受到損傷。
- 施肥
- 春季萌芽期施加氮肥為主的肥料,如尿素等,促進枝葉生長。在現(xiàn)蕾期和開花期增施磷鉀肥,像骨粉或者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使花朵顏色鮮艷、香氣濃郁。每半個月左右施肥一次,在花后也要適當補充肥料,幫助植株恢復生長。
- 修剪
- 冬季修剪主要是剪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等不良枝條,對主枝進行適當?shù)亩探?,保留一定的高度(一?0 - 50厘米左右),有利于第二年新枝的萌發(fā)。生長期要及時去除徒長枝,對于開敗的花朵也要及時剪除,避免養(yǎng)分浪費。
三、多肉
- 土壤
- 多肉植物適合生長在排水透氣性的土壤中。地栽時可以采用泥炭土、珍珠巖、蛭石按照一定比例(如2 : 1 : 1)混合而成的土壤。這種土壤既能保證多肉根部的透氣性,又不會積水,防止爛根現(xiàn)象發(fā)生。
- 澆水
- 多肉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旱性,澆水要嚴格控制。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即等到土壤完全干透后再澆水,并且一次性澆透。不同季節(jié)澆水頻率有所差異,春秋兩季是多肉的生長季節(jié),大概每隔7 - 10天澆水一次;夏季高溫時,多肉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此時應減少澆水,甚至可以一個月只澆少量水,避免因高溫高濕導致根部腐爛;冬季如果溫度較低,也要減少澆水,保持土壤干燥一些。
- 光照
- 大多數(shù)多肉植物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尤其是在春秋季節(jié),可以接受全日照。充足的光照能使多肉葉片顏色鮮艷,株型緊湊。但是夏季陽光過于強烈時,需要適當遮蔭,避免曬傷葉片。冬季如果光照不足,可以將其放置在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必要時可以用補光燈補充光照。
- 施肥
- 多肉植物對肥料的需求不高。在生長季節(jié)(春秋)可以每隔一個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如多肉專用的緩釋肥或者稀釋后的復合肥。施肥時要注意避免肥料接觸到葉片,以免燒傷葉片。冬季和夏季休眠期不需要施肥。
品名:薔薇苗
高度:4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花量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杯苗/地苗/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