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紅景天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景天科紅景天屬。
以下是關(guān)于大花紅景天植物整株的詳細介紹:
-
形態(tài)特征:大花紅景天通常呈墊狀或矮小灌木狀生長,植株高度一般在5-20厘米之間。主根粗壯且肉質(zhì),呈圓錐形或紡錘形,外皮為黃褐色。莖直立或斜升,分枝較多,表面光滑或有細毛。
-
葉片:葉片互生,呈橢圓形或卵形,邊緣平滑或有細鋸齒,葉脈明顯。葉片質(zhì)地較厚,顏色為深綠色,冬季時部分品種的葉片會變?yōu)榧t色或紫紅色。
-
花朵:大花紅景天的花朵較大,直徑可達2-4厘米,花瓣5枚,呈倒卵形或匙形,顏色多為黃色、橙色或紅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花期一般在6-8月,花序為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
-
果實與種子:果實為蓇葖果,成熟后會裂開,內(nèi)含多數(shù)細小的種子。種子呈棕色或黑色,表面光滑,形狀不規(guī)則。
-
生長環(huán)境:大花紅景天適應(yīng)性強,耐寒、耐旱,喜陽光充足的地方。它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qū),在海拔1000-4000米的高山草甸、石縫中常見。
-
用途:大花紅景天不僅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全草可入藥,能抗疲勞、增強免疫力;由于其獨特的外觀和鮮艷的花朵,也常被用于園林綠化和盆栽觀賞。
-
繁殖方式:可通過播種、扦插等方式進行繁殖。播種一般選擇春季進行,而扦插則適合在夏季進行,成活率較高。
-
物種保護:由于過度采挖等原因,野生大花紅景天資源逐漸減少,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二級保護植物名單,需要加強保護措施以確保其生存繁衍。
大花紅景天作為一種重要的藥用和觀賞植物,在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占據(jù)著獨特的位置,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并加以合理開發(fā)利用。
品名:紅景天
高度:5~15c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120#杯苗/39*39方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