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麥草的種植方法和技術(shù)主要包括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合理施肥、適時灌溉等。
播種時間的選擇至關(guān)重要。黑麥草通常在春季或者秋季播種。春播一般是在土壤解凍之后盡早進行,這樣可以利用充足的降水和逐漸升高的氣溫,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秋播則是在氣溫開始下降但仍保持一定溫暖的時候,大概在9月至10月之間,此時播種能夠使黑麥草在冬季來臨之前有足夠的生長時間來建立根系。
土地準備也必不可少。要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塊種植黑麥草。在播種前需要深耕細耙,深度以25 - 30厘米為宜,通過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增強土壤通氣性和透水性,并且把雜草種子翻入底層,減少與黑麥草的競爭。同時結(jié)合耕地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如腐熟的廄肥、堆肥等,每畝可施用1500 - 2000千克,還可以搭配適量的磷鉀肥,像過磷酸鈣20 - 30千克,氯化鉀5 - 10千克,為黑麥草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元素。
播種方式也有講究。黑麥草可以采用條播或撒播的方式。條播行距為20 - 30厘米,播種量為每畝1.5 - 2千克,這種方式便于田間管理和收割利用;撒播的話,播種量要適當增加到每畝2 - 2.5千克,并且撒種后要及時鎮(zhèn)壓,確保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如果是在坡地或者風大的地方,為了防止種子被吹走,采用條播并覆蓋薄土。
然后,施肥管理是保證黑麥草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重點。除了底肥之外,在黑麥草生長期間還要根據(jù)其生長狀況追肥。當黑麥草長到5 - 10厘米時,可以追施一次氮肥,如尿素,每畝用量8 - 10千克,促進分蘗和葉片生長;在每次刈割之后也要及時補充肥料,按照每畝10 - 15千克尿素的標準進行追施,恢復(fù)植株的生長活力。但是要注意避免過量施肥,以免造成肥害或者浪費肥料。
,灌溉和病蟲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黑麥草雖然比較耐旱,但是在干旱季節(jié)還是需要適當澆水,尤其是在幼苗期和分蘗期,要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根系發(fā)育和分蘗形成。對于病蟲害的防治,要堅持預(yù)防為主的原則,定期檢查黑麥草的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有病蟲害跡象時及時采取措施。對于葉斑病,可以使用多菌靈等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對于蚜蟲等害蟲,可以采用吡蟲啉等殺蟲劑進行噴灑,按照說明書上的劑量使用,既能有效控制病蟲害又不會對黑麥草造成傷害。
品名:黑麥草種子
自然高度:40~90cm
修剪高度:4~6c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