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學名:Angelica dahurica)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傘形科當歸屬。
白芷的根部呈圓柱形,長10-30厘米,直徑1-2.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和橫向皮孔,頂端有莖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氣香濃,味辛、微苦。根部是白芷的主要藥用部位,常用于中藥配方中。
白芷的葉子為二至三回羽狀復葉,葉片輪廓為卵形或?qū)捖研危L10-25厘米,寬8-20厘米,小葉柄短或近無柄,邊緣有鋸齒,質(zhì)地較薄,顏色為深綠色。
花期在6-7月,花序為大型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梗長10-40厘米,總苞片數(shù)枚,線形,長1-3厘米,傘輻10-20,長2-6厘米;小總苞片5-8,線形,長3-5毫米;花白色,花柄細弱,長3-5毫米;萼齒不明顯;花瓣倒卵形,先端內(nèi)卷;雄蕊與花瓣等長,花絲細長,花藥黃色;子房下位,花柱基短,花柱2,向外反卷。
果實為雙懸果,成熟時分裂成兩個分果,分果橢圓形,扁平,長4-6毫米,寬2-3毫米,背棱和側(cè)棱線形突起,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色,光滑,具特異香氣,味微甜而辣。
白芷喜生于向陽、濕潤、肥沃的沙質(zhì)土壤中,耐寒,怕水澇,常見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等地的山坡、林緣、草地或路旁。其根入藥,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的功效,廣泛應用于中醫(yī)臨床治療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婦女白帶過多等癥狀。白芷還可用作香料和染料,以及作為園藝觀賞植物。
品名:白芷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chǎn)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