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菊(Tagetes erecta)是一種廣泛種植的觀賞和藥用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農業(yè)技術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
環(huán)境適應性強:萬壽菊對土壤要求不高,耐旱、耐瘠薄,適宜在pH值6.0-7.5的土壤中生長。它喜光,但也能耐半陰,對溫度的適應范圍較廣,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
-
繁殖方式多樣:萬壽菊可通過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種子繁殖是主要的繁殖方式,播種時間一般選擇春季,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約7-10天即可發(fā)芽。扦插繁殖適用于快速擴大種群,選擇健壯無病害的枝條,剪取10-15厘米長,去掉下部葉片,插入沙土中,保持濕度,約20天左右可生根。
-
田間管理:萬壽菊生長期間需注意適時澆水,保持土壤適度濕潤;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少量復合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及時除草,避免雜草與萬壽菊爭奪養(yǎng)分。定期修剪,去除枯黃病葉,促進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
病蟲害防治:萬壽菊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等,蟲害包括蚜蟲、紅蜘蛛等。預防措施包括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加強田間管理等。一旦發(fā)現(xiàn)病蟲害,應立即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學方法進行綜合防治,如使用黃板誘殺蚜蟲,噴灑低毒高效農藥等。
-
采收與加工:萬壽菊通常在花期盛期進行采收,此時花朵顏色鮮艷,有效成分含量高。采收時應選擇晴朗天氣,避免雨后采摘,以免影響品質。采收后應及時晾干或烘干,干燥過程中注意通風,防止霉變。干燥后的萬壽菊可用于提取色素、精油等,也可直接作為藥材使用。
-
生態(tài)效益:萬壽菊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還具備一定的生態(tài)效益。其根系分泌物能抑制某些地下害蟲,如線蟲,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萬壽菊還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萬壽菊的農業(yè)技術特點涵蓋了從選地、繁殖、田間管理到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掌握這些技術要點對于提高萬壽菊的產量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品名:萬壽菊種子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生長快,抗性好。
種植量:1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40~60cm
供應規(guī)格:種子/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