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種植塊莖的處理主要包括選種、消毒、切塊、催芽等步驟。這些步驟對于提高白術的成活率和產(chǎn)量至關重要。以下是詳細的處理方法:
-
選種:選擇健康、無病蟲害、大小適中的塊莖作為種苗。一般而言,直徑在2-3厘米左右的塊莖較為理想。過小或過大都可能影響其生長發(fā)育。
-
消毒:將選好的塊莖放入0.1%-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15分鐘,或者使用多菌靈等殺菌劑按照說明比例稀釋后浸泡,以殺滅表面的病原菌,減少病害發(fā)生的風險。
-
切塊:對于較大的塊莖,可以將其切成多個帶有芽眼的小塊,每個小塊至少保留1-2個健壯的芽眼。切口處可用草木灰涂抹,防止水分蒸發(fā)及細菌感染。
-
催芽:將處理好的塊莖放置于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進行催芽,溫度控制在18-25℃之間為宜。可以使用河沙或珍珠巖作為基質(zhì),保持適度濕潤但不積水的狀態(tài)。待芽長至1-2厘米時即可播種。
-
播種: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進行播種。行距約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深度約為3-5厘米。播種后輕輕壓實土壤,并澆透水。
-
管理:出苗后要注意除草、松土、追肥等工作,確保幼苗健康成長。同時注意觀察是否有病蟲害跡象,及時采取措施防治。
通過上述步驟,可以有效提高白術種植的成功率,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最終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品名:白術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chǎn)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