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和土白術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來源、性狀、功效以及應用等方面。以下是詳細的對比分析:來源不同:白術:來源于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莖。土白術:來源于菊科植物蒼術(Atr
白術和土白術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來源、性狀、功效以及應用等方面。以下是詳細的對比分析:
-
來源不同:
- 白術:來源于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莖。
- 土白術:來源于菊科植物蒼術(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蒼術(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莖。
-
性狀特征:
- 白術:呈不規(guī)則的肥厚團塊,表面黃白色至淡黃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向皺紋及須根痕。質堅實,斷面白色或淡黃色,有散在的棕黃色油點。
- 土白術:呈類圓柱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明顯的縱皺紋和須根痕。質較硬,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有散在的棕黃色油點。
-
藥性與歸經:
- 白術: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 土白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的功效。
-
功效差異:
- 白術:主要作用是健脾益氣,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瀉、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癥狀。
- 土白術:主要作用是燥濕健脾,適用于濕阻中焦、脘腹脹滿、泄瀉、風濕痹痛、目赤腫痛等癥狀。
-
臨床應用:
- 白術:常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瀉、乏力等癥狀,也可用于妊娠期胎動不安的調理。
- 土白術:常用于治療濕氣重引起的脘腹脹滿、泄瀉、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還可用于風寒感冒、目赤腫痛等病癥。
-
炮制方法:
- 白術: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炒白術、麩炒白術等,通過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增強其健脾益氣的作用。
- 土白術:常用的炮制方法有醋土白術、鹽土白術等,通過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增強其燥濕健脾的作用。
-
現(xiàn)代研究:
- 白術:現(xiàn)代研究表明,白術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揮發(fā)油、多糖、皂苷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調節(jié)等作用。
- 土白術:現(xiàn)代研究表明,土白術也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揮發(fā)油、蒼術醇、蒼術酮等,具有抗炎、抗菌、降血糖等作用。
白術和土白術雖然都屬于菊科植物,但在來源、性狀、藥性、功效和應用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在臨床使用時,應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材。
品名:白術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