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學名:Salvia miltiorrhiza),又稱丹參、紫丹參、紅根等,是唇形科鼠尾草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中國,主要分布在華東、華中、西南等地,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形態(tài)特征
- 植株:高30-100厘米,直立或斜升。
- 根:根粗壯,圓柱形,外皮紅褐色至暗紫色,內部黃白色。
- 葉:葉對生,卵圓形至長橢圓形,邊緣有鋸齒。
- 花:花冠藍紫色,唇形,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
- 果實:小堅果,成熟時呈棕色。
生長習性
鼠尾草喜光,耐旱,不耐水濕,適應性強,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5℃,冬季能耐-20℃低溫。
藥用價值
鼠尾草的主要藥用部位為其干燥的根,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清心除煩等功效,廣泛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婦科疾病等?,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其含有丹參酮、丹酚酸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
經濟價值
除了藥用,鼠尾草還被用于食品、化妝品等領域。鼠尾草精油可用于制作香皂、護膚品等;其提取物可作為天然色素和防腐劑添加到食品中。
文化意義
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鼠尾草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被譽為“活血圣藥”。在一些地區(qū),人們也會在庭院中種植鼠尾草,不僅因為它美麗的花朵,更因為其象征著健康與長壽。
種植與管理
- 繁殖方式:主要通過種子繁殖,也可采用分株法。
- 田間管理:保持土壤濕潤,定期除草,注意病蟲害防治。
- 采收加工: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挖根部,洗凈泥土,曬干或烘干即可。
注意事項
雖然鼠尾草具有多種功效,但在使用時也需注意適量,特別是孕婦及特殊體質人群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以上就是關于鼠尾草的一些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品名:鼠尾草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麗,花期長,適應性好。
種植量:1~1.5kg/畝,//結合實際情況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盆栽苗